健康论坛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论坛
高血压的防治,负氧离子来帮您
作者: 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 2013/4/25 17:02:22

   

高血压的防治,负氧离子来帮您

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朱鼎良教授指出:“到社区诊所看病的人以慢性病为主,其中尤以高血压患者最多,门诊量居榜首。”我国高血压形势日益严峻,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然而我国的高血压控制率仅有6.1%,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高血压早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专家指出,打败这只纸老虎的最有效的武器时“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高血压的防治很重要

 高血压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缓解高血压,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王禹主任医师介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比如从体重、饮食、运动、睡眠等等入手。

 减重:减轻体重对降压有显著效果,把体重指数为维持在18.524范围内,注意饮食: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低脂肪制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和太咸的食物。运动:各种有氧运动对控制高血压都有帮助。健走既方便又有效,最好每天走30分钟。戒烟限酒:一天酒精量,啤酒不会超过250毫升,红酒不要超过125毫升,白酒不要超过40毫升。充足的睡眠:压力大、失眠会使血压上升,睡眠质量好血压才能稳定。

  高血压如何用药

研究发现,人体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血压在24小时内也有所不同。通常在清晨觉醒后血压持续上升,上午810点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下午3点至6点稍有波动。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下降。午觉至觉醒前血压最低,血流缓慢,脑组织供血不足,血液中某些凝血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也极易粘附在血管内膜上,聚集成凝块。由此不难看出,传统的一日三餐服用降压药不尽合理,而夜间尤其是在睡前服用降压药更危险。

  目前大部分专家主张服用降压药的时间最好在上午8点一次,下午2点一次。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即使是重度高血压患者,睡前也只能服药白天剂量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防止心脑血管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每个人的血压都有自己的血压生物钟调节规律,并非是千篇一律都是“昼高夜低”,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找出自己血压变化规律,把降压药服药在最高血压来临前2小时左右。一旦确定自己为晨起高血压,将降压药放到凌晨醒后服用更为科学;对于少数夜间血压高的患者,可以采用长效降压药在睡前服用。

  除了服用药物外,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被科学证实可以针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作用。

  空气负氧离子与人类健康

  广西巴马是世界第五大长寿村之一,,据专家考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气清新,促进长寿。广西巴马长寿老人70多位,最高龄150岁。广西巴马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可达2万个每立方厘米。

  空气负氧离子,是指获得一个或以上的电子并带负电荷的负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长寿村的调查表明,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700个以上时,就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10000个医生的负氧离子时,就会有治疗 疾病的效果。

  空气负氧离子可否人工生成?

 由于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健康的巨大作用,人类研发了各种负氧离子发生技术,可是传统的生成技术无法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负离子。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书中指出,空气负离子分成小离子、中离子、重离子,其中小离子才能进入生物体,发挥疗养作用。

 小粒径负离子与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的防治作用,那么原理是什么?

 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指出:细胞依赖于正负离子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细胞病变会导致整个身体患病。正离子会使细胞膜变硬变厚,使营养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能量,无法导致病变。而负氧离子正好相反,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进行代谢,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而克服疾病,成就健康身体。

 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和《疗养保健学》中阐述:负氧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临床实验表明,负离子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从而对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心电图和X线发现,负氧离子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所以负氧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专家表示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大量的科学,临床表明:负氧离子有效预防高血压的防治。

                    


Copyright © 2008-2016 上海衡利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3923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189号